八二三砲戰期間,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
俞大維先生,浙江紹興人,生於1897年。24歲時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,之後轉赴德國柏
林大學深造。返國後擔任國民政府兵工署署長,在其任內,對於制定國軍輕兵器規格,軍械國造之
推行,奠下了國軍爾後之8年對日抗戰深厚的基礎。
俞大維先生歷任兵工署長、軍政次長,交通部長等要職。民國38年隨國府撤退來臺,於民國43
年接任國防部長,是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任之文人部長。八二三砲戰前夕,俞氏準確判斷出共軍攻打
金門之意圖;其更親赴金門前線視導,民國47年8月23日當時,俞大維在金門前線受共軍砲擊負傷,
但仍親自過問戰況,處理部務。俞大維以96歲高壽逝世於臺北。
中華民國二級上將,八二三砲戰期間國軍參謀總長
王叔銘將軍,山東諸城人,民前6年(1905)生,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,後被選派蘇聯第二軍事航
空學校學習飛行。爾後即在新成立的中華民國空軍服役,歷任中央筧橋航空學校教育長、空軍第五
路司令、航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空軍副總司令等職。在對日抗戰期間,王叔銘籌辦空軍戰機之洽
購事宜,與蘇聯志願隊聯繫協調等,均能稱職。在空軍中素有「王老虎」之稱號。
政府撤退來臺後,王叔銘於民國41年出任空軍總司令,46年出任參謀總長,次年即發生八二三
砲戰。王叔銘將軍在任上輔佐蔣中正總統,規劃砲戰國軍陸海空作戰事宜以及與美國盟軍之協調,
居功厥偉。退役後轉任約旦王國大使。民國87年以93歲高齡逝世。
陸軍二級上將,八二三炮戰期間金門防衛司令
胡璉,字伯玉,陝西華縣人,黃埔軍校四期畢業。歷任排連營團旅長職。抗戰期間在陸軍第11
師師長任上,參加民國32年鄂西會戰,死守石牌要塞,獲頒青天白日勳章。戡亂戰爭期間,胡擔任
18軍軍長、第12兵團副司令、司令等職。在擔任兵團司令任上,所部在民國38年10月金門古寧頭戰
役中發揮重大作用。胡璉兩度出任金防部司令,任上對於金門地方之建樹極大,深受金門地方百姓
愛戴。八二三當時,胡璉幾遭不測,隨後指揮所部反擊,穩定情勢。但在砲戰期間以眼疾卸任。胡
璉退役後轉任駐越南大使。民國66年去世。
陸軍中將,八二三期間金防部副司令
趙家驤,民國前二年出生,河南汲縣人。幼時於河南家鄉求學,升至中學,然因時局動盪,趙家
驤決心投身軍旅,先後在吳佩孚、張作霖、商震等部隊之內服役。民國25年考入國軍陸軍大學,畢業
後進入陸軍第 2 軍擔任少將參謀,從此展開趙將軍參謀長的軍旅生涯。由於趙將軍在各級參謀長任內
表現卓著,獲頒青天白日勳章,當年並列為國軍「三大參謀長」(其餘二位為蕭毅肅與郭寄嶠)。國
府撤退來臺後,趙家驤先後任陸軍總部參謀長、第一軍團副司令兼參謀長、金防部副司令。八二三砲
戰首日,趙家驤遭共砲襲擊,與吉星文、章傑兩位副司令同殉難於金門翠谷水上餐廳。享年47歲。
陸軍中將,八二三砲戰期間金防部副司令
吉星文,民前4年(1908)生,河南扶溝縣人。15歲時原就讀於縣立師範,後以時局混亂,改投入其
叔父吉鴻昌西北軍步入伍當兵。民國22年,在陸軍第29軍擔任營長的吉星文表現英勇,有「吉大膽」
之美名。民國26年 7月 7日,擔任陸軍第37師219團團長,所部即駐守於盧溝橋,打出了八年抗戰的第
一槍。其後吉星文轉戰於大江南北,民國38年隨軍赴臺, 47年任金防部副司令職。 8月23日當天受共
軍砲擊負重傷,緊急送醫就治,仍於隔天上午因感染而過世。政府追晉陸軍上將。
空軍少將,八二三期間金防部副司令
章傑,字微塵,浙江省臨海縣人,生於民國前二年(西元一九O九年)。章傑自小聰穎好學,中
學畢業後,考取上海大夏大學。在學期間萌生投筆從戎之念,遂南下廣州投考黃埔軍校,展開軍旅生
涯。爾後進入中央航空學校深造,先後擔任飛行員、飛行教官及分隊長,參與諸多戰役,功績卓著。
章將軍在各級職內表現優異,遂被調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少將副司令,襄佐司令官胡璉。八月二十三日
下午六時三十分,正當防衛部許多長官在太武山翠谷水上餐廳用餐及休息之際,突然遭到共軍猛烈砲
擊,吉星文副司令官傷重送醫不治,章傑與趙家驤兩位副司令官當場殉職。